文/杨雨曼 编/黄梦婷
新一代运动装备的崛起
每一代人都有属于他们的“运动不动产”。现在,这个词不仅限于传统大件,比如房子和车子,更成为了年轻人所追求的滑雪、骑行和露营等户外运动装备的代名词。正如一位年轻人所言:“我的钱没有消失,只是换了一种形式陪伴着我。”把自己辛苦赚来的钱投入到这些运动装备中,似乎成为他们最大的一种成就感。
二手滑雪装备的市场需求
随着装备的增多,很多还在保质期内的雪具却长时间被闲置在箱底。因此,越来越多人意识到,与其浪费储物空间,不如将这些装备折旧售出,以此来补充钱包。特别是在冬季,二手滑雪装备的需求愈发明显。“朋友圈都在滑雪”已不再只是夸张的说辞,很多人即便工作繁忙,也要抽空去雪场体验滑雪的乐趣。“上雪!”已成为朋友间的冬日暗号。
价格高昂的滑雪装备
然而,无论是滑雪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滑雪者,都少不了购买一整套装备。当打开某些品牌网站或走进实体门店时,高达万元的雪板及千元的雪服让人望而却步。在当前逆消费主义盛行的背景下,消费者普遍追求“平替”或“低配”,但滑雪装备的高风险特性让这些策略难以完全适用。在确保功能与专业性的前提下,装备几乎没有“减配”的空间。虽然短期内降低滑雪装备的价格并不现实,但周边的租赁市场却成为了一个可行的选择。
租赁市场的崛起
滑雪场内的租赁服务,能够一站式满足所有需求,价格从几十到上百元不等。对于那些不常滑雪并不追求装备外观的体验者来说,租赁无疑是一种便捷且省钱的选择。然而,租赁的装备往往单调、设计老旧,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,尤其是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其他滑雪者的精彩瞬间时更是如此。
二手滑雪装备的潜力
对滑雪频率较高的人来说,租赁的费用也会在频繁使用中累积成一笔不小的支出。因此,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二手滑雪装备的市场。根据《2024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》的数据,全国滑雪人次达到2308万。在这样庞大的市场中,购买成色尚新的二手装备成为了一个值得探索的选择。
线上交易的便利性
在社交平台上,可以看到大量关于“二手雪具”和“回收雪具”的相关信息,相关讨论的笔记已经超过18万篇,二手装备的讨论量占据了其中接近三分之一的比例。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,二手装备的交易在网上迅速走红。无论是借助社交媒体还是专业二手交易平台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抛售闲置的滑雪装备。
线下体验的重要性
尽管线上交易极为便利,但二手市场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,比如无法试穿的风险、沟通成本以及产品真伪的确认难度,这使得一部分对线上购物感到不安的消费者开始转向线下门店。像来自浙江的林先生,便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二手装备的线下商店,并最终成功入手了心仪的滑雪装备。
国外的成功经验
而在国外,如日本和加拿大等滑雪发达地区,二手专卖店早已屡见不鲜。这些店铺通过高效的运营流程,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交易环境。低廉的二手装备和规范的交易流程,使得每到滑雪季节,大量滑雪爱好者蜂拥而至。
国内市场的挑战
尽管在国内尝试复制这一模式的风头正在逐渐显现,但实际市场环境与国外有着很大的差异。消费者对滑雪装备的购买习惯尚未形成,同时,二手文化在国内并不普及。最终,能否在国内建立起成熟的二手滑雪装备市场,还有待观察。
总结
总的来看,无论是选择全新的装备,还是利用二手市场资源,消费者的需求都在不断增长。结合人生就是博-尊龙凯时的品牌理念,提供更多选择和服务,将会是未来滑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。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,国内的二手滑雪装备市场能为更多人所接受,形成健康的循环。